
原苏州电视台“电视书场”知名导演、苏州市评弹收藏鉴赏学会会长殷德泉先生应苏州市政协联谊会之邀,在市政协联谊会——鹤园的棲鹤堂与现场联谊会员及评弹爱好者进行漫谈交流,并作了题为《评弹的昨天与今天》的讲座。
殷会长从评弹名称的由来说起,讲述了评弹从发源于苏州、发祥于上海、盛行于江浙沪的演变历程,重点讲述了苏州评弹在上世纪二十、三十年代间名家辈出、书目众多的辉煌历史。
苏州评弹从明末清初起源,经不断发展,盛行于吴地民间。由于说唱艺人王周士御前说书而得到乾隆皇帝的赏识,被封为“七品书王”,确立了评弹的地位。后王周士于苏州宫巷第一天门建立评弹行会组织光裕公所,并创立《书品》和《书忌》作为弹词的艺术规则和弹词艺人的说书信条。而后出现了陈遇乾、俞秀山、毛菖佩、陆世珍前四大名家,从此,评弹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,评弹演唱出现了陈调、马调、俞调等基础唱腔,这些唱腔又衍生出了夏调、魏调、徐调、蒋调、严调等等流派唱腔,而作为基础唱腔的陈调、马调、俞调历经二、三百年的延续,至今仍在书台演唱,足见评弹艺术的生命力是何等强劲。
殷会长还介绍了光裕社之后产生的润余社、普余社等行会组织,这些行会组织的出现对女子参与说书,发展评弹发挥了积极作用。接着,殷会长介绍了二、三十年代出现的著名双档,还相当细致地讲述了夏荷生和徐云志、严雪亭和李伯康的敌档故事,殷会长讲得惟妙惟肖、妙趣横生,引得在座者掌声连连。
此次殷会长的讲座材料准备充分,讲述生动有趣,使听讲者知晓了许多当年评弹界的趣闻轶事。可惜时间有限,来不及全部讲述,只能期待下次继续。
评弹作为祖国文艺百花园中的一朵曲艺奇葩,只有充分了解其历史和演变,才能在新的时代里继续茁壮成长。